我後來發現,寫這個網誌有一個很明顯的好處,就是有個地方可以正常化「自言自語」的毛病。因為我太常跟自己說話了!不論是外出或回家的路上,或是在家獨處的時候,我常常會不小心的把腦袋裡的對話說出來,有時還會有手勢,常常不小心惹來路人驚訝的眼光,想說這個女生看起來乾乾淨淨的怎麼腦袋好像怪怪的?
還記得我前一陣子忘了在哪裡說過這句話:好希望有一個打字機在頭腦旁邊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把我腦袋裡的文字都輸出了!這是真的!因為就算要寫網誌也是得要開筆電,然後等它完成開機(因為機型比較舊,系統又比較新的,常常都要等上一陣子,就好像瓦力站在太陽光底下充電那樣,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聽到那悅耳的聲響。)在這段時間,常常腦中的文字就會消散,或是順序錯亂,或是又不知道飛去哪裡了,所以有時寫出來的東西跟一兩分鐘前想到的已經會有落差。我相信原創的組合是最好的!那些都是在未經擠壓或是編排的情況下自然湧出的。但很可惜一旦無法在當下捕捉,而是成為事後回想,那麼那些想法就會經過編輯腦的審核,多了一些人工,少了很多原汁原味。
但,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我後來發現有一個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在即使不開筆電的情況下,也能稍微即刻性地抓住我腦中的文字,那就是:傳訊息給自己!
我使用的工具是現在越來越式微的通訊軟體:Whatsapp。只要在通訊錄上建立一個聯絡人,然後電話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這個聯絡人也會出現在Whatsapp的清單裡。於是我越來越常把當下的想法用傳訊的方式記錄下來,加上它本身就是一個「通訊」軟體,所以內容即使非常的口語化和即時性(就是完全不加修飾或編輯),也很理所當然。這樣的過程和系統背景讓我當下所分享出來的內容可以比較貼近腦中的原創想法,和使用一般在手機或是iPad裡的記事程式很不一樣。
所以說到底,我還是習慣用自言自語的方式,記錄下最初始的想法。好吧!我就是很享受自言自語,因為我很喜歡這句話:
很有趣吧!但我覺得很真實。
當然已經有很多心理學家和行為學家提出警告,就是我們其實不應該太過倚賴我們的直覺。因為直覺是我們從前為了能夠持續生存而演化出來的一種本能反應,對於現在的社會環境和人類社交行為的複雜度來說,直覺常常會讓我們做出不合適的決定或行為。
然而對我來說,或許直覺不適用於「每一種」場合或是「每一個」決定(阿珍常說急事緩辦,我覺得非常正確!),但是在某些時刻,直覺是讓我非常倚重的!
舉例來說,2007年初我還在教書的時候,某天有一位女士前來應徵老師。從她跟組長的應答中,還有她當下的神情和肢體動作,讓我對她產生了疑惑的感受。在她面試結束後,我跟組長表示她感覺不太穩定,或許需要再想一想。但當時人力吃緊,所以她很快地就獲聘來教書,但也很快地在一兩個月後就無預警的離職,造成授課班級開天窗的情況。當然,我也曾經有看走眼的經驗,因著長期溝通不良而對一位姐妹感到困擾,但感謝神用祂特殊的方式讓我得到一位值得深交的朋友。
和自己對話常常可以幫助我釐清自己的思緒和思考方式(當然有時候也會把我自己越搞越迷糊)。譬如說我知道自己的邏輯其實不太好,在思考和表達上常常出現不連貫的時候。跳躍性太高,有時自己才剛提起一個新的話題,然後朋友正才剛開始投入或是接續時,我又蹦的跑出另一個可能是相關但也可能不是那麼相關的話題。思索這些事情幫助提醒我自己在未來的每個對話時可以注意的地方,以免掃了人家的興致。
今天大概就說這些了!因為Cookie來找我撒嬌了。養貓最幸福的時刻不就是此時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