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溝通很困難,我稱它為:雙重障礙。
一是說話者講出的話不一定是他心裡所想的,二是聆聽者的過度解讀。這中間一來一往,就出現扭曲。結果說話者開始質疑聆聽者的智力,聆聽者對說話者的表達能力低下感到生氣。
這就是為什麼我深深覺得“Say what you mean and mean what you say.”如此重要!
因為站在說話者的立場,若他表達出來的就等同於他心裡所想的,這樣溝通的困難度瞬間降低了百分之五十。接著,只要就聆聽者不瞭解、或是過度解讀的地方持續說明即可。當然這裡考驗的是說話者運用文字的能力以及耐心;這真的是因人而異,也非常需要練習。(另外,同理心在這個階段的比重越高,說話者願意反覆說明的次數也相對地多。)
回頭來站在聆聽者的立場,如果他理解說話者所傳達的訊息不帶有任何的暗喻、暗示,任何灰色地帶或是模糊空間,那就沒有「過度解讀」存在的需要了。當然,這裡考驗的是聆聽者對說話者可信賴度(accountability)的信心,所以平日建立起來的誠信就顯得很重要;一個人的話語是否能被視為重如泰山,端看他日常積累出的誠信。(當然,還需要有一雙願意仔細聆聽的耳朵。)
今天真是有感而發!同事之間為了公事溝通就直白一點吧!這裏不是百戰百勝中的步步驚魂,沒有踩了會落水的石頭,只有彼此互相扶持的手。
既然說到溝通,就順道分享Kate Hartman這場很有趣、很可愛的TED Talk影片吧!(雖然關聯性不大,但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