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Mo跟我分享過一句話: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 雖然不好聽,但是很真實。有時候距離近了,反而失去了當初朦朧的美感;開始熟了,就不再拘泥於禮數細節。分兩個層面來看:一個是大家卸下了最外層的武裝,至少表達出喜怒哀樂就是展現自身脆弱的一環,因為在意,所以有情緒;另一個是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開始察覺出對方多少也有一些讓自己不舒服的地方,特別是當衝突點位於自己不容動搖的核心價值/觀念上。
One is from the inside out,another, from the outside in;
兩者都是因為時間距離而產生,也同樣需要時間距離來消化;
時間要拉水平線,距離要拉垂直線;
時間走感性,距離走理性。
很多時候話其實點到就好,因為這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夠體會,而多次體會過後一定能明白。
我覺得我一定是老了,才會有這些感慨。
原來老不一定不好,只是偶爾會顯得有些嘮叨。幸好我腦中想的永遠比口裡想說的來得多;真正表達出來的又比想說的少得多。這樣想想我真是每天都在轟炸我自己的腦,難怪夜夜多夢。
週五夜晚本該是最放鬆的,此刻心情卻很沈重。這時只有印象中幾米的毛毛兔可以讓我暫時拋開煩惱了。(雖然我一直認為兔子就是一種矯情的動物,但就只有毛毛兔跨越了一切留在我心裡。)
1則留言 追加